一個年輕工程師剛進入一家AI新創公司,第一個任務就是把產品說明書翻成英文,他以為只是技術文件,很快就能搞定,沒想到光是「訓練資料集」這個詞,就出現了三種不同翻譯版本,他開始意識到,這不只是語言問題,更是邏輯與領域知識的交叉地帶——也才真正認識到什麼叫做科技翻譯。
科技翻譯,表面看來就是「把技術內容翻譯出來」,但實際上,它牽涉的遠比一般翻譯更複雜,你得理解演算法原理、產品架構、甚至開發流程;你還得知道用戶是誰——是工程師、投資人,還是一般消費者?不同的讀者,對同一術語的理解和接受度也完全不同,翻錯一個字,可能不只是「看起來不專業」,而是導致設備誤用、投資誤判,甚至法規不符。
現在的工程師,越來越常要與海外團隊協作,寫報告、回信、簡報、技術說明,幾乎每天都在做「小型翻譯工作」,與其說這是額外能力,不如說是現代科技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養,即使不自己動手翻譯,也要能判斷翻得是否專業、用語是否到位,而這正是科技翻譯的重要性——它讓技術被理解、被採納、被信任。
很多年輕工程師以為翻譯是文組的事,其實恰恰相反,懂技術的人若能掌握語言表達的技巧,在職場上往往更能脫穎而出,不管你未來要走管理、研發,還是創業這條路,只要你的技術需要被說明、被推廣、被國際理解,科技翻譯這門技能,就會成為你意想不到的加分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