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工業領域裡,工業翻譯錯一個詞,可能導致整條生產線停擺,或讓一套操作手冊變得難以理解,無論是機械設備規格書、製造流程SOP、安全操作指引,甚至是維修手冊、零件圖解,每一個詞彙、每一段描述,都關乎效率與安全,因此,技術文件的翻譯可不能「差不多就好」。
很多人誤以為,翻譯只要懂語言就行了,但在工業翻譯中,「懂行話」才是關鍵,像是 hydraulic system(液壓系統)、torque value(扭力值)、die-casting(壓鑄)、injection molding(射出成型)這些詞,如果譯者沒有產業背景或實務經驗,往往會出現錯誤對應或模糊詞彙,更嚴重的是,這些術語如果翻得不準確,可能會讓使用者誤操作,後果不堪設想。
真正專業的工業翻譯,會針對不同產業領域建立術語資料庫,譬如說,汽車業和機械業中對於“bearing”這個詞的用法可能不盡相同;再者,「行程開關」在某些文件中會寫作“limit switch”,但在其他場合又可能出現“travel switch”的譯法,只有長期處理該領域文件的翻譯者,才能知道哪個詞最精準、最常被使用者接受。
另外,工業翻譯也特別講求格式與排版一致,不是只有語言轉換這麼簡單,圖表對照、標號標註、單位格式都要和原文一致,尤其在多語版本並行的操作手冊中,每一頁的排版和結構都必須毫釐不差,不然日文版和英文版一對照,就會發現段落跳頁、圖示對不上,現場工程人員根本沒辦法使用。
翻譯速度也是企業常關心的問題,當新機台要上線、產品要外銷、認證報告要送件,文件時間常常壓得緊,但速度和準確並不衝突,只要翻譯團隊有流程、有資源,交件效率照樣可以很高,像是具備翻譯記憶庫(TM)和術語管理系統(Termbase)的翻譯公司,就能快速維持一致性,同時提升處理速度。
現在的翻譯公司,不只提供翻譯本身,也開始提供文件轉檔、格式設計、排版校對等一站式服務,有些團隊甚至支援CAD圖面文字處理、PDF圖層文字提取等功能,讓原本技術門檻高的文件,也能輕鬆進行多語翻譯,這對於那些擁有大量零件說明書、工程流程圖的製造商來說,無疑是一大便利。
選擇工業翻譯服務時,建議找有產業經驗的團隊,並詢問是否有類似案件的處理紀錄,有經驗的翻譯公司通常會針對客戶提供專屬詞彙庫,確保文件統一性,也能提供事前諮詢,協助釐清資料格式與交件時程。
若您正在找一間能處理大量技術文件的專業翻譯公司,不妨從是否有機械、電子、半導體、能源等專案經驗著手考察,畢竟,懂技術的翻譯者,才翻得出精準又實用的內容,讓您的文件真正為產線、客戶與國際合作加分。別讓錯誤工業翻譯變成隱藏成本,一份正確的技術文件,不只是語言轉換,更是整個工業知識傳遞的核心環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