機械翻譯
機械翻譯、英文科技論文寫作資訊─后冠翻譯社多年經驗的累積。
機械翻譯

翻譯資訊>>國內遊戲翻譯現狀

當校對員變成翻譯師,工業翻譯普及後的新工作型態

作者:admin

加入時間:2025/3/12

點擊次數:0 次

當翻譯軟體開始變得聰明,許多產業也悄悄換了玩法,尤其在技術文件、機械手冊、工業設備規格書這些領域,越來越多企業選擇先用機械翻譯跑一輪,再交由人類進行校對修正,這個流程改變了傳統「從零翻譯」的模式,讓原本只做審稿的工業翻譯校對員,也逐漸走向更具主導性的角色——像半個翻譯師一樣工作。

 

以前校對通常只是最後一道關卡,檢查語法錯誤、專有名詞對不對、格式有沒有走鐘,但現在因為AI翻譯先上場,校對員常常面對的不是流暢文字,而是一堆機器組出來的「拼裝句子」,這時候不是簡單地打個紅筆改錯,而是得重新調整語序、改寫段落、補上語氣甚至邏輯,有時還得回頭確認原文,確定機器沒把某個工程術語給翻歪了。

 

這樣的轉變,讓校對員的工作更像是「二次翻譯」,不同的是,他們手上多了一份初步成果,不用從頭翻起,卻要用更高的判斷力去辨識哪

裡可以保留、哪裡得重來,甚至如何讓這份譯文達到母語水準,這是一種混合式的能力,既要理解原文意思,也要對譯文語感有掌控力。


87254406_l機械20250312.jpg在工業翻譯的世界裡,這樣的角色越來越吃香,因為對企業來說,速度和品質缺一不可,用AI能快速量產譯文,但要讓這些文字能被現場技師、工程師或終端使用者看得懂,還是得有人來「人話化」,這時候校對員的價值就浮現出來,他們不只是修字的人,更像是文字的整理師、潤飾師。

 

也因為如此,很多語言背景不見得很強的人,也開始投入這類角色,只要對專業領域熟、能理解原文邏輯,再加上一點文字敏感度,就能從校對入門,慢慢培養自己的翻譯判斷力,有些原本是工程背景的人,因為懂術語又擅長用詞,在這個新型態工作中混得風生水起。

 

這種轉型不只是角色名稱改了,更是整個翻譯流程的升級,傳統翻譯講求字字精雕,但現在的節奏是「先機器跑一輪,再由人快速修正」,像是流水線加上質檢站,當然,這樣的流程不能應用在所有翻譯類型,但對工業翻譯這種強調標準化、重複性高的內容來說,效率和成本優勢非常明顯。

 

這也提醒我們,語言工作未來不只是會「翻」,更重要的是會「修」,會判斷機器哪裡不夠好、哪裡還不夠像人,也許不久後,翻譯師這個稱呼會包含更多類型,有人負責產出,有人專職優化,也有人在中間像橋樑一樣協調機器與人的差異,而曾經只被視為最後一道把關的工業翻譯校對員,正在這波變革中悄悄站上第一線。

最專業的翻譯社

后冠機械翻譯社:https://www.machinery-translationservices.com

連絡電話:(02)2568-3677客服信箱:service@crowns.com.tw

上一篇:學會機械翻譯不等於會翻譯?語言學習者必懂的差別!

下一篇:「翻譯」了,卻翻錯了文化?機械翻譯遇上語境的3大盲點

我們會不斷的提供最新的翻譯資訊,各篇文章也歡迎轉載(若為同業需簽定轉載同意書),轉載時請您記得在文章結尾附上出處與官方超連結。附上出處的方式如下: 文章來源 :后冠機械翻譯社 (https://www.machinery-translationservices.c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