機械翻譯
機械翻譯、英文科技論文寫作資訊─后冠翻譯社多年經驗的累積。
機械翻譯

翻譯資訊>>國內遊戲翻譯現狀

一個詞翻出不同文化地雷?工業翻譯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危機

作者:admin

加入時間:2025/4/9

點擊次數:0 次

在全球化的節奏下,工業翻譯成了企業不可或缺的一環,從機械手臂說明書到建築工程標準,翻譯的精準度直接影響產品能否順利落地,但很多人沒料到,看起來冰冷的專業用語,其實藏了不少文化地雷,一個詞翻錯,就可能讓合作泡湯,甚至引爆誤會。

 

語言不只是詞語的轉換,它背後扛的是一整套思維與文化,如果一家公司將「監控系統」翻成某些文化中具有負面意味的詞彙,很可能讓客戶感到不被尊重,即使技術本身沒問題,但光是語言上的錯誤,就可能讓整個商業氛圍變得緊繃。

 

有些語言對同一件事有完全不同的表達方式,中文裡「控制」是中性詞,可在某些語境下翻成英文的「control」時,就會被理解成權力壓制、操控他人,聽起來帶有侵略性,這在跨國技術文件中,是一個不小的地雷,對技術工程師來說,這可能只是標準表述,但對客戶來說,卻可能引起不舒服的聯想。

 

還有一些詞語的文化負擔更直接,像是「標準化」在日語文化中是值得推崇的效率象徵,但如果你對法語系市場用相同方式表達,可能會被質疑缺乏彈性與人性,這些微妙的文化差異,在工業翻譯裡常常被忽略,因為大家總以為「技術就是中立的」,但語言從來都不是純粹技術,它永遠與語境共生。


47626445_l機械20250409.jpg有趣的是,這些文化地雷最常被低估的地方,就是在用詞上看起來「沒什麼好翻」的地方,譬如「操作員」這種常見的詞,如果直接用英文「operator」,在歐美可能沒問題,但在某些東南亞國家,這個詞可能與電話客服產生混淆,讓閱讀者根本搞不清楚你在說什麼機器操作人員,結果資訊失真,溝通效率反而降低。

 

要避開這些陷阱,靠的不是詞典,而是對語言和文化的雙重理解,很多經驗豐富的譯者在處理這類文件時,會刻意查閱目標語國家的工業術語使用習慣,甚至與當地技術人員確認用法,避免掉進自以為是的「直譯陷阱」。

 

有些企業會貪快,把文件交給機器翻譯或非母語工作者處理,看起來省時省錢,但當翻譯出現偏差,所衍生的售後成本與信任損耗,絕對比原本省下的預算多得多。

 

與其在事後補救,不如在一開始就找對人做對事,真正專業的工業翻譯不只是懂詞彙,而是能精準拿捏字面與文化之間的距離,畢竟,再高科技的設備,也得用對語言,才能被全世界理解,翻譯錯一詞,也許不是語法錯,但卻可能踩中別人心裡的地雷,這,就是跨文化工業翻譯最難也最關鍵的地方。

最專業的翻譯社

后冠機械翻譯社:https://www.machinery-translationservices.com

連絡電話:(02)2568-3677客服信箱:service@crowns.com.tw

上一篇:科技翻譯可以快,但品牌聲音不能錯!國際行銷的雙面刃

下一篇:「翻譯」了,卻翻錯了文化?機械翻譯遇上語境的3大盲點

我們會不斷的提供最新的翻譯資訊,各篇文章也歡迎轉載(若為同業需簽定轉載同意書),轉載時請您記得在文章結尾附上出處與官方超連結。附上出處的方式如下: 文章來源 :后冠機械翻譯社 (https://www.machinery-translationservices.com)